“這是一個美麗的計劃,會成為一個美麗的事物,我想實現它”,實干家陳先生和我分享他的又一個“構思”。作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,他有足夠的膽識,作為一個善于想象、充滿理想的“藝術家”,他無疑是浪漫的。我頗有興趣地聽著他的計劃,想象它的美麗。
“宜良是我的家鄉,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,那里有我***美好的記憶,有我親密而淳樸的父老鄉親。這些年來我長期在外打拼,卻始終沒有忘記那片養育我的土地。那是一個至今沒有被污染的地方,大自然豐厚的資源賦予了它特殊的魅力”。陳先生開始了他的深情并茂的敘述。
宜良縣屬昆明近郊,據說“宜良”屬彝族語地名,意指“山谷間的開闊之地”。它具有良好的地理和自然氣候環境,土地肥沃,山明水秀。境內百余種禽、獸、魚等野生動物,千余種藻、菌、蕨等野生植物,森林覆蓋面積廣闊。當地政府有意開發,讓他們自豪的故鄉走進人們的視野,讓全國乃至世界知道美麗的宜良。作為回饋故鄉的養育之恩和視故鄉為瑰寶的陳先生,再一次義不容辭地承擔了這個重擔。
我頗有興趣地跟隨陳先生來到了宜良。這是一個山地與盆地相間、南北長東西短的地帶,境內江河交錯,著名的南盤江彎曲地貫穿全境。紅色土壤中青綠茂盛,谷物、菜蔬、瓜果和姹紫嫣紅的花卉讓宜良成了一塊藝術家濃郁的調色板。
想象力是無限的,陳先生的構思讓我展開了無限的遐想,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天然的濕地公園,無須太多的人工雕琢。自然的景觀,適當的設施,讓游客能悠閑地享受著濕的韻味。那蘆葦叢中嬉戲的野鴨、那一群群翱翔的候鳥、那水如鏡面的湖泊中浮動的天鵝、那不時撲向天空的孔雀,讓游者、攝影者、畫者折服而驚艷。暮然間,蘆葦叢中穿出一只大雁,刺向天空,消失在黃昏的余霞中,好一個王勃佳句“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”境界再現。
那曾經的烤煙作坊如一座座碉樓頗有建筑特色,暗紅的磚,土黃的基座沉穩而含蓄,它們將在原型外觀的基礎上改建成舒適的現代化度假村。當然,為了再現當年生活場景,我們將會看到煙農真正的烘焙過程,聞一下聞名的云南煙葉的氣息。
可以想象度假村中家庭型、情侶型的不同模式。具有兒童游玩設施的家庭村里,常年為生活操勞的父母終于能和孩子們共樂,在親密的互動中也找到了他們曾經的童趣。寧靜小巧的情侶屋溫馨而浪漫,小兩口默默對視,一切盡在不言中。
所謂的“異國風情”絕不是將國外的“經典”建筑照搬,而是讓異國的生活情調點綴一下我們習以為常了的生活方式。我仿佛看到了綠茵中白色木柵欄圈圍著的歐美木屋群,紫色薰衣草、白色莫忘我和嬌艷的虞美人挨擠在木屋的犄角。清晨開放式廚房的小吧臺上飄來陣陣咖啡濃香,烘烤的面包,煎焙的培根、蛋餅以及火腿和起司加上各種水果,可謂一頓讓人垂涎欲滴的豐盛早餐。
我想那里也會散落著一些當地原始的農居,和彝族瓦房,他們居住、操勞、耕種、收獲,過著與世無爭的恬靜生活。他們可以施展他們的傳統手藝得到經濟收益,比如編制、燒窯,據說馬街土陶有著悠久的歷史,造型優美而精致,具有相當高的觀賞價值。
突發奇想中,我又仿佛聽到斷斷續續的笛聲,尋音而至,驚見騎在牛背上的孩童,白色的開襟馬甲露著黝黑的胳膊,手執短笛向我揚著小手帶著那憨厚樸質的微笑。真正體現了“牧童短笛”童瑤中的那句“小牧童,騎牛背,短笛無腔信口吹”的童趣。潺潺流水,悠悠白云,好一副村野縱情的陶冶,讓我回到江南水鄉的童年。
黃昏,暮色沉寂,我佇立眺望遠處的山巒,不突兀,不險峻,起伏而連綿。像一個母親環抱著這汪清水,這片沃土,心中悠然升起一種踏實、沉靜和愜意。“這是一個美麗的計劃,將會成為一個美麗的事物”,陳先生的話在我耳邊回旋。我相信,因為他是個實干者,也是個藝術家,我期盼著這個美麗的計劃能付諸于現實。
一生的沉浮,到了這個年紀,格外期盼回歸大自然的生活,我期待著這個“美麗的事物”。我想,那時我會再次來到這里,圓我“愿為深山做老農”的夢。
一個美麗的計劃,一個美麗的事物。
2013.8.17.昆明